銅雕佛像的意義
銅佛像的制作材料有石材、木材質、粘土材料、金銅材料等多種選擇。其中金銅材料特別重。金屬材料大部分是銅,有少量的銀、金、鐵、錫。這些金屬在歷史上也是貨幣的制作材料,因此金銅佛像尤其顯得特別珍貴。但,今天主要介紹銅佛像的起源與意義。
在早期,佛教并無造像,也不主張造像。當時佛教認為佛是人類的導師,所以不能用普通人類的形象來表達佛的形體和相貌。受“佛相不可顯現”傳統思想的影響,需要在早期佛教藝術品中表達佛的存在時,通常使用佛的足跡或象征佛的智慧的菩提樹(傳承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佛,因此,把菩提樹當作佛教的化身)的佛教藝術作品中,蓮花代表釋迦牟尼的誕生,菩提樹代表佛的成道,佛塔代表釋迦牟尼的圓寂(死亡)。
佛像首次登場
佛像的出現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執政時期。阿育王相信佛教,以佛教為國教,派遣了很多佛教,在全世界傳播非法。在此期間,佛教部分佛教道認為,在表達佛陀人生經驗的雕塑或繪畫等藝術作品中,只用空白或蓮花、菩提樹等象征物來表達佛陀已經不夠有力。
因此,古代印度的佛教使徒們吸收了希臘藝術的表現形式,開始直接用人的形象來表現佛的外貌和身體。
佛像在中國
兩漢時期,印度佛教進入中國。中國*早的銅像活動始于東漢中期,*古老的佛像從印度、西域等地流傳下來。中國古代工匠在中國傳統工藝的基礎上,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的祖傳藝術。東漢末年,下邳相笮創建了一座可容納3000人的大型佛教寺廟?!耙糟~為人,黃金涂身,衣以錦彩”,一般認為是金銅佛雕像,也是中國寺廟雕像的*早記載。